多年來,許多餐廳業主一直在努力尋找如何在兼顧營運成本的同時,公平處理小費。一些業主會將小費全額轉交給員工,但並非所有人都這樣做;而「服務費」的性質各有不同,也常讓顧客感到困惑。因此,前任政府試圖透過新法規,為這個議題帶來更明確的規範。
《2023 年小費分配法》(Employment (Allocation of Tips) Act 2023)已經生效超過一年。該法規明確訂定了小費必須如何管理。餐廳業主現在必須遵守有關分配、公平、透明度與紀錄保存的嚴格標準。在本期簡報中,我們將說明法律的主要要求、小費的分配方式、書面政策與紀錄的重要性,以及不合規的潛在風險。
員工必須獲得 100% 的小費與服務費
新法規保障員工可保留小費、酬金與服務費的全部金額。雇主不得將任何部分用於營運成本。唯一允許的扣除項目為法律要求的部分,例如稅金。特別重要的是,小費不得被計入國家最低工資(National Minimum Wage)。工資必須先全額支付,再額外計入小費。
這項改變意味著餐廳業主必須立即停止任何會降低小費價值的做法,包括扣除刷卡手續費或損壞費用。所有由雇主控制的小費(例如自動加在帳單上的服務費)都必須全額支付給員工。
公平且透明的分配
小費必須在員工之間公平且透明地分配。政府已發布法定的《行為準則》(Code of Practice)作為指引。所謂「公平」的定義可以依各餐廳的情況而有所不同,但所採用的分配制度必須明確、一致且經過員工諮詢後制定或更新。
例如,餐廳業主可選擇讓前場服務人員(front-of-house)獲得較高比例,或根據每位員工的工作時數進行分配。廚房與後場支援人員也應被考慮,因為他們同樣對顧客體驗有貢獻,但法律並未強制必須納入分配。關鍵在於,整個過程必須公平、透明,且所有相關員工都應參與諮詢。

 
		

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 
										
 
 

 
			